close

查詢【國際短片競賽】放映場次

1、《24桶、7隻小鼠、18 24 Buckets, 7 Mice, 18 Years

羅馬尼亞 Romania / 2012 / Color / 39’ /

馬琉斯.拉寇伯Marius Lacob

一對以傳統製炭為業的老夫婦,日復一日、平淡無奇的生活,放在當今成了一種近乎博物館奇觀式的生活方式,在他們例行公事的製炭作業當中,還得隨時接待當地人招攬來的一車一車的觀光客,彷彿看到熊似的,爭先恐後地與老夫婦合影拍照留念,但他們其實與一般人相仿,也夢想著有朝一日中彩券度假去……

 

2、《而後 After

英國UK / 2011 / Color / 7’ /

盧卡斯.克諾帕Lukasz Konopa

本片描摹了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現今日復一日的生活,黎明即起,工作人員清理維護園區,參觀的學生熙來攘往,猶太社群來此為逝者悲歌嘆息,夕陽西下,一切再度回歸無聲…本片以無旁白、不陳述觀點的詩意手法,對比出當今的安逸感受與過去集中營的悲慘往事,在極短篇幅中,不禁讓人反思戰爭的殘酷。

 

3、《站崗 Check Point

法國France / 2011 / Color / 29’ /

哈瑪德.阿里薩德Hamed Alizadeh    

擠在小小宿舍的一群哨站警察,為了維持喀布爾市的安全,他們檢查著往來的車輛,行使公權力,看似擁有威權的外表,可以對不守規則的公民提出罰則,但其實這群警察過著飽受威脅的悲慘生活,他們必須忍受著恐怖份子的可能威脅、一般駕駛人的不友善對待,以及小小哨站宿舍缺乏完整防護、武器配備及食物不足的窘境,不分晝夜地輪班進行安全檢查……

 

4、《監獄是我家Citadel

玻利維亞Bolivia、德國Germany / 2011 / Color / 50’ /

迪亞哥‧蒙達卡Diego Mondaca

位於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的聖佩德羅監獄,裡頭有自己的商店、作坊,甚至是狂歡節遊行。在這自給自足的城中城當中,竟徘徊著犯人與他們並非囚犯的家人,一同為維護家園而身陷囹圄,以獨特的共存模式構建出這個讓人難以想像的小型社會。然而監獄圍牆外的世界,哪怕又是另一個無以名狀的誘惑?2008年短片《隱形的禁錮》之後,導演再度運用大膽的拍攝視角,試圖探討監禁與自由的相對意義。

 

5、《剪獄Cutting Loose

英國UK / 2011 / Color / 29’ /

芬雷.普利塞爾Finlay Pretsell

艾德恩.麥克道渥Adrian McDowall 

「有人給我一把剪刀,現在我因為謀殺來到這裡。」這是年度蘇格蘭監獄服務美髮比賽精彩的開場。贏得獎項自然是紀錄片的目標,可是現任美髮冠軍法蘭西斯另有想法。蘇格蘭最危險的囚犯是如何藉由每日為囚友理髮扭轉人生?他們心中有何夢想和抱負?「這裡的十分鐘就像獄外的十分鐘。」片中我們可以看見,美髮是如何幫助諸多蘇格蘭囚犯理解他們所犯的罪行,並且幫助他們走入獄外的生活。

 

6、《關廠悲喜劇The Factory is Full - Tragicomedy in Eight Acts

義大利Italy / 2011 / Color,B&W / 55’ /

艾琳.迪奧妮修Irene Dionisio

2010年10月,在義大利都靈富有歷史的飛雅特大樓面臨拆除,導演紀錄兩名無家可歸的羅馬尼亞工人面臨的困頓局面,在拆除前夕,娓娓道來他們的人生,對應著廢棄的工廠,拆除快手的破壞,他們擺盪在為求生存的為惡念頭與人性尊嚴的壓抑之中,他們的人生一如貝克特筆下的英雄,緩緩上演著他們的悲喜劇…

 

7、《家常便飯 Family Meals

克羅埃西亞 Croatia / 2012 /Color / 49’ /

唐娜.布迪薩芙吉維克Dana Budisavljević

與爸爸喝杯檸檬茶,跟著媽媽學做菜,哥哥比我還會煮,每週一次的家庭聚餐,總是聊著大小事,從天氣、政治到電影,但是只要一談到性向之事,胃便開始痙攣。原來,所有的一切,只是為了表面的安好,只有坦白說出對彼此的怨懟、不滿與抱怨,家人之間的愛才能更緊密的交織。通過與家人一起吃飯的儀式,電影告訴我們:被愛的親人接受與認同是多麼的重要。清新的小品,影片大部份是在餐桌及廚房中完成,滿溢出的濃濃的情感與溫暖氛圍。

 

8、《祖母、一千次 Grandma, a Thousand Times

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、卡達Qatar、黎巴嫩Lebanon / 2011 / Color and B&W / 50’ /

瑪哈穆德喀布爾Mahmoud Kaabour

導演83歲的祖母,就像隻女王蜂,曾經是家族的中心,在子孫漸長之後,陷入與20多年前便過世的祖父回憶中,祖母不斷懷念著那成日喝著咖啡的小提琴手祖父,承襲祖父之名的導演,開始紀錄下祖母的生活,在充滿詩意敘述與魔幻寫實手法之下,祖母的故事、那些稀有的食譜、頑皮的幽默感被記錄下來,而導演與祖父祖母的過往生活再度交織……

 

9、《 Island

台灣Taiwan / 2011 / Color / 58’ /

黃庭輔Huang Ting-Fu

那條老街風華已逝,牆圮屋頹,卻仍住著遺忘時間之人:打牌喝茶聊天的阿公們、終日洗曬衣物的阿嬤、吹西索米的理髮廳老闆、低吟無伴的遺居老人、歷盡風霜牽伴弱智兒的母親。他們睡在屋內,生活在屋外,彼此相濡以沫,如斯年月。每年農曆七月從月初至月尾,島民輪流普渡孤魂野鬼,希望千千萬萬滯於島上的幽靈,能接受他們虔誠的獻祭,讓陰陽二界和平相處。

 

10、《最後一個消防員Over and Out

愛沙尼亞Estonia / 2011 / Color / 15’ /

湯瑪斯‧賈斐Toomas Järvet

一大早,救援人員馬丁精神抖擻地上工了!吃早餐、看報紙、鏟雪、掃除,看似尋常的一天,任誰都沒想到這竟是他六年救援生涯的最後一日,只因國家強硬的節省成本方案,讓他失去了這份工作。透過導演寫實而冷峻的鏡頭,帶領觀眾看到愛沙尼亞自2009年因經濟衰退對人民造成的影響。一望無際的靄靄白雪,更凸顯主角內心的萬般無奈。

 

11、《抗爭年代:還我工作來The Pegaso Generation

 

西班牙Spain / 2012 / Color / 59’ /

伊莎貝爾.安德烈斯.波提Isabel Andrés Portí        

1960年代佛朗哥獨裁政權末期,五名年輕人在最重要國營工廠:畢加索汽車廠工作。因理想而團結,冒著生命危險與家人安危,一心為工人工作權益抗爭,同時祕密對抗佛朗哥的獨裁政權。強大的友情幫助他們渡過困境,並且使畢加索工廠在1970年代成為爭取勞工權利的先驅。透過本片可一窺西班牙民主過渡時期的勞工運動,同時檢視當今西班牙面臨的經濟困境與工作權問題。

 

12、《我可能是,或已經是 People I could Have Been and Maybe Am

荷蘭Netherlands / 2010 / Color / 54’ /

波利斯‧蓋瑞茲Boris Gerrets

這是一部完全用手機拍攝的紀錄片。影片一開始就向觀眾提出這樣一個問題:進入一個完全陌生人的生活會是怎樣?庸庸碌碌人來人往的倫敦街頭,最先接觸到的是行動不便活在體制外的遊民Steve,鏡頭進入他虛無的人生,帶我們經歷他戒毒卻又酗酒,進入愛情又躲避親情的世界。穿插著來自巴西找尋長期飯票的女人Sandrine,她手機裡有許多備胎名單,遊走在愛情遊戲的曖昧中,如何玩火又如何重生。兩段生命呈現了現代都會的孤寂與哀愁。 

 

13、《築巢人A Rolling Stone

沈可尚Shen, Ko-shang

臺灣Taiwan/2012 / Color/53’

一對無法溝通的父子,在一個單親的巢裡相依為命。

兒子,30歲。卻像13歲的孩子。甚至更自我,天真,更無法捉摸。

父親,50歲。得同時扮演許多角色,才能把這個巢撐住。

他是父親,是母親,是兒子唯一的朋友,是兒子唯一的經濟支柱,也是努力讓兒子所有特殊的創造和這個世界產生連結的人。


父親永遠和兒子在一起。用幾近噤默的方式。

撿滿屋子的寶特瓶在一起,畫幾百張重複的蜂窩在一起,折幾千張色紙搭成的巨塔在一起,打保齡球在一起,撿貝殼抓蝸牛在一起,吃飯在一起,連睡覺,都在同一張床上。

他們像是彼此的唯一。少了誰,就不完整。

 

這是甚麼樣的愛?父愛。是一個明顯的解讀。

但父愛裡面還夾雜著多少溫情的觸動,分享的瞬間,想逃的慾望,對未來的恐懼,不服輸的意志,和身為一個個體過度超載的付出?

 

14、《努力工作努力玩 Work Hard Play Hard

瑞士Switzerland / 2012 /Color / 40’ /

馬歇爾.魏斯Marcel Wyss

古柯鹼如何能平衡工作與享樂生活?毒品之前人人平等,過去10年來古柯鹼成為大眾化的毒品,成功撼動了西方社會,成為嚴重的問題,本片透過紀錄不同工作模式的雅痞與雜耍工作者,以一日時間進行的模式搭配14000張的手繪動畫來保護受訪者,在不帶任何批判的觀點下,描述出古柯鹼吸毒者的真實告白…

 

15、《沒有秘密的信Violated Letters

波蘭Poland / 2011 / B&W / 56’ /

瑪西‧戴蓋茲Maciej Drygas

1945-1989波蘭社會主義時期,國家安全局每年拆開數以萬計的私人信件。每天,這些專家以蒸氣開信、閱讀並分析這些信件,拍照記錄並編制成冊這些反社會的情緒。偶爾,也將會被用來發動個人調查的證據。黑白、時代的影像,在我們眼前建構大時代的庶民生活百態,透過一封封被查封信件的告白,有些人表達生活的痛苦和絕望,有些表達對當局的憤怒,還有些是實際的請求或求援,呈現社會主義的生活下最親密的寫照,也凸顯歷史的荒謬。

 

16、《給母親的信Sumna’s Letter

以色列Israel / 2012 / Video / Color / 54’/
海德克萊曼.薩塔克Hadar Kleinman- ZADOCK
提納古德史丁.哈塔柏Timna Goldstein- HATTAB


2011 海法國際影展
2012 羅馬尼亞國際人權影展
羅馬尼亞曾有過一段黑暗歲月:許多孩子在沒有合法的文件下被送出國領養,漢娜便在這樣的背景下,被一對以色列夫婦領養,並被送進寄宿學校。屆滿18歲前,長期以來缺乏親情照護的漢娜與養父母發生激烈爭辯,於是她踏上旅途,前往羅馬尼亞找尋生母,並試圖瞭解當年被送出國領養的真相。對漢娜而言,踏上尋親旅程,除了尋獲真相,也將為她的生活帶來改變。

查詢【國際短片競賽】放映場次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紀錄片雙年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