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忠信市場的主要通道。
忠信市場的主要通道。

在國美館站下了75路公車,首先映入眼簾的,是雄偉的國家美術館,忠信市場便座落於於國美館的正對面。然而,我們卻遍尋不著入口,一直問了兩三個人,才得到模糊的指引,原來市場悄悄地藏身在建築巷弄間,如果不仔細觀察,根本不會發現別有洞天。

我們跟隨著正在拍攝的林靖傑導演一行人,走進了忠信市場。

頭頂上是挑高的屋頂,而陽光就從一片片的透明薄板灑下,市場內的建築物大部分是約兩層樓高的民宅,而市場通道的兩側放置著各家的雜物,如桌椅、腳踏車、掃帚畚箕、鍋碗瓢盆等等,攤販與店家便在各自的門口營業。

這是台灣傳統市場的樣貌,然而,當往市場的另一端走去,卻可以看見裝置藝術、藝文海報和擺飾品,在傳統市場慢慢沒落的現在,藝文工作者進駐了忠信市場,在這裡構築了一塊獨特的文化區域,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前來造訪。

但這樣一個具有歷史與文化意義的空間,或許將要面臨都市更新的難題。

當獲知要拍攝大台中紀事的相關主題時,林靖傑導演挑選了忠信市場,是由於他與這個市場有著緣分,也是這個市場本身便承載著深厚的記憶,也對人們訴說著一個個故事。

「空間會說話。」當我們與導演聊到這部紀錄片時,他凝望著市場,同時這樣告訴我們。他說,這樣一個市場空間,有著由歷史所累積出來的記憶,當人們觀察、凝視著忠信市場時,會自然而然的感受到這個空間所說的故事。

看著傳統市場與藝文空間所交錯出來的這一塊區域,我們思索著導演的話。同時,正好有一群又一群的年輕人經過我們身邊,饒富興味地研究著一旁的反核海報,而幾位藝文工作者也在各自的店門口忙碌著,準備開始營業。

我們對忠信市場的轉型感到好奇,這個地方有著很獨特的樣貌。導演說,這個空間不斷地在成長、不斷地在轉變,從先前單純的傳統市場,到現在混合著人文藝術的展演空間,這都是「人們透過生活所堆砌出來的記憶與文化」,而這也正是最可貴的一點。

這樣的空間,應該被留存。林靖傑導演說。

然而,位於都市核心地帶,市場對面又是富麗堂皇的國家美術館,忠信市場,這樣一個帶著歷史記憶的舊址,終於接到了政府所發出的都更公告。

02
週末下午大家悠閒的在這個空間看書休憩喝咖啡。 

為甚麼舊市場就一定要被「更新」呢?忠信市場是不是應該被保留,畢竟它已是許多人共同的記憶?我們與導演討論著,而他只是淡淡地說,文化並不是只有一種,而應該是多元的,或許像國家美術館這樣的地方,是文化藝術的展演空間,但它絕對不是唯一的。

都市更新是許多地方都有的議題,林靖傑導演說,這次的紀錄片並不長,如果要探討都更問題,時間上是不太夠的,因此他選擇聚焦於忠信市場本身,試著凝視這一塊空間,讓空間去訴說自身的話語、自身的故事。

這是一部深入臺中老巷弄,探討城市與空間記憶的紀錄片,林靖傑導演的《忠信市場》,歡迎大家一同欣賞。


查詢《大臺中紀事4—看不見的臺中》放映場次

2012第八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將於10月19日至10月28日,於國立台灣美術館、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與萬代福戲院舉辦,預計有國際競賽、觀摩單元與紀錄片工作坊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紀錄片雙年展 的頭像
    紀錄片雙年展

    2012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

    紀錄片雙年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